我之前讲到中国平安的战略,即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我收到这样的评论,读者说,他最怕企业搞多元化,如果多元化是战略协同的,那么没有问题。如果是各自比较孤立的业务板块,那么1+1很难大于2。
读者担心中国平安的综合金融和医疗养老是彼此独立的板块。对于这个问题,我内心是有答案的。不过,我并没有答复这个读者。我还是想100%确认后再答复。
近期,我在和平安管理层的交流中,更加清晰地了解了平安对于综合金融和医疗养老战略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总结为三个点:
第一,医养作为双轮战略中的一轮,目的并非在独立营收上要达到跟金融并驾齐驱的水平。那么如何定位平安的医疗养老板块呢?实际上,医养板块的本质是做一个平台,这个平台有点像医疗养老界的“拼多多+美团”的模式,平安代表支付方进行资源整合,整合医养的供应方,为金融客户提供最具高性价比的服务。作为平台来讲,更多的是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服务,赋能给金融行业,因此平台的Margin基本都体现在保单上,以及金融的其他领域产生的利润和营收。
第二,以平安目前成熟的商业模式,平安这个“拼多多+美团”的医养发展策略,未来的空间确实非常大,有机会做成一个行业或者市场上独一无二的模式,类似之前提到的中国版的“富国银行+联合健康”的形式。
第三,平安的医疗、健康、养老总体上不是一个重资产投入模式,而是一个相对轻资产的模式。比如说做养老,平安绝大部分做的是居家养老模式,并不是那种建很多园区的重资产模式。再一个是医疗体系方面,平安更多的是作为医疗资源的整合者,虽然有北大国际医院领衔的十几家线下医院的资源,但是这类医院更多是做旗舰,做服务,线上医生及一些资源挂靠,更多的是借助于全国庞大的公立医院体系,目前中国所有的三甲医院都是平安的合作伙伴,全国5万多名医生资源,覆盖全国的几十万家诊所和药店。这个轻资产模式是确保我们用一个相对低的成本,能够获得比较高的投资回报。
这里,我们可以做一个总结:
中国平安的医疗和养老,并不是建一堆的养老机构和医院(事实上,也很难做到这一点),不是重资产模式。他是轻资产,是构造平台、整合资源、建立标准、监督服务,是支付方的代表,是医疗养老届的PDD和美团。
医疗养老对于综合金融,是协同,是赋能。当平安拥有海量的医疗及养老资源时,他的健康险、养老险更好卖,业务价值更高。
我们可以将平安的综合金融板块当做一个大大的城,医疗和养老是他的竞争壁垒、护城河。有了医疗养老,平安的金融产品的竞争优势会更强。这使得平安在销售金融产品时,可以不用卷费率,而是拼服务。
未来,得服务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