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板块的"退市s"真要来了吗?我的另类观察》
ST涅槃
2025-04-22 14:04:44
来自陕西
  • 1
  • 评论
  •   ♥  收藏
  • A
    分享到:

$ST股(BK0511)$  $*ST东晶(SZ002199)$  $*ST中基(SZ000972)$  《ST板块的"退市s"真要来了吗?我的另类观察》

一、"菜市场经济学"的启示

       时至今天4月21日,我的股票账户里躺着的仍然都是ST股,仓位几乎90%。每当朋友看到我的持仓列表,总有人惊呼:"这时候还敢碰ST?不怕退市s得渣都不剩?"我通常会打开手机里的炒股软件,翻出几个数据界面回应:"来,咱们看看这个'lj堆'里正在发生什么。"

       作为一个混迹ST股的韭菜,也算熟悉每年四月的恐慌剧本。xx函、问询函,年报季报像雪片一样飞来,带星戴帽的公司批量增加,论坛里"跑路""割肉"的哀嚎此起彼伏。但最近几天拿着手机盯盘时,总感觉心里藏着某种不同以往的躁动。就像暴雨前的空气,湿润中混着草木疯长的气息。

       先说我上周回老家菜市场的发现。记得猪肉价格暴跌时,最角落的杂货铺老王头反而扩大了摊位。他跟我说:"整条街的人流量涨了三成,就算十个人里只有一个顺带买包盐,也够我多挣二十块钱。"这个朴素的道理,恰恰解释了成交量成交额放大的前提下,多出来的增量资金漫灌之下,"盐碱地"都能长出几株野草。

      当然,也让我吃惊的是流动性结构的变化。去年ST股日均换手率普遍在1%-3%徘徊,今年前十名的ST股换手率经常突破10%。某只ST股,4月某天换手率飙到22%,盘口挂单密密麻麻像蚂蚁搬家。这说明什么?当赌桌上的筹码流动速度足够快时,"击鼓传花"的游戏就能玩出新高度。

二、"秃鹫投资者"的生存法则

       很多人不知道,ST股玩家其实分好几个派系。有专攻重整概念的老江湖,有潜伏摘帽预期的价值派,还有我这种"捡烟蒂"的琐流。但最近两年,尤其是今年杀s进来一群新势力——带着量化模型和K线战法的技术派。

        在某个ST股吧里,我亲眼见过两位"画线大师"的Battle。一个用缠论分析某ST股的30分钟级别三买,另一个用波浪理论数出日线级别的第五浪延长。他们根本不在乎公司会不会退市,只关心"这个平台突破能不能带量""MACD金叉是否有效"。这种玩法让我想起澳门dc里的职业d徒:他们不关心骰盅里是大是小,只计算押注的赔率与节奏。

       这种生态演变直接改变了ST股的"sw游戏"规则。以前遇到退市预警,股价往往是连续无量跌停,但现在你会看到神奇的反抽。比如某只某日发布可能终止上市公告的ST股,次日低开x%后竟被直线拉升翻红,当天振幅高达18%。盘后龙虎榜显示,买一席位是某知名游资的常用马甲。这背后的逻辑很残酷:对于某些资金来说,退市危机不过是制造波动率的工具。

三、100家ST公司的"狼来了"效应

"今年要新增80-100家ST公司!"这个消息刚出来时,我确实慌了三分钟。但翻开历史数据才发现,A股每年实际退市数量远低于市场恐慌时的想象。2022年强制退市42家,2023年45家,而目前A股ST/*ST公司总数约130家。就算今年真的新增百家,考虑到自然代谢和重整复活,这个"lj处理厂"的量可能没想象中可怕。

       更有趣的是市场预期管理。就像每年台风季来临前,超市的矿泉水总会被抢购一空,但真正登陆时反而没人在意。4月以来ST板块整体跌幅3.0%,远小于去年同期。这说明什么?当所有人都提前蹲下躲闪时,挥过来的拳头可能只是擦过发梢。

       我还发现一个反直觉的现象:ST股扩容反而催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另类繁荣。由于资金不敢重仓单一个股,导致板块内呈现雨露均沾的炒作。

四、zhengcejianguan的"松紧带艺术"

       有人说注册制是ST股的s钟,但我从实施细则里读出了另一层意味。村里明确表态"退市不是唯一目的",强调对重整重组的支持。很明显,现在jg层对引入战投、债务重组的态度"比前几年友好得多"。

       这让我想起古玩市场的捡漏逻辑——赝品堆里也可能混着蒙尘的真货。现在的市场像极了叛逆期少年:既害怕父亲的棍棒,又笃定母亲会端来夜宵。

五、散户的"有限理性狂欢"

       在某个深夜的股吧里,我看到一条神评论:"买ST股就像玩扫l,但现在的l区插满了'此处可能有l'的警示牌。"这话精准道出了当下ST投资的现实:当所有人都知道要bz时,反而没人相信bz会立刻发生。

      我们常常自称为敢s队,这些"敢s队"的操作充满行为金融学的经典特征:有人因为"股价已经跌了80%不可能再跌"而抄底(锚定效应),有人因为"隔壁老王靠ST股翻倍"而跟风(羊群效应),还有人因为"亏了20%必须赚回来"而加仓(处置效应)——当赔率足够诱人时,理性人也会选择"非理性"下注。

六、退市杀的"薛定谔猫效应"

        回到最初的问题:今年的退市杀到底会不会来?我的观察结论可能让多空双方都失望——它既在发生,又未发生。

七、我的生存指南(非投资建议)

最后分享几条血的教训:

1. 仓位控制是命门

2. 远离"仙股"幻觉:股价低于1元的股票不是馅饼,大多是jr机入口。

3. 学会和监管公告谈恋爱:交易所的每一个问询函,都可能藏着黄金或匕首。

4. 量价关系胜过一切故事:当成交量突然萎缩时,再美好的重组传闻也要先跑为敬。

       坐在电脑前写完这些文字,窗外的春雨还在淅淅沥沥。ST板块就像这阴晴不定的四月天,你说不准下一秒是惊雷还是彩虹。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当菜市场的人潮持续涌动时,最懂生存之道的,永远是那个知道几点收摊的卖菜翁。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61278686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4000300059/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