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SH000001)$
关税谈判超预期突破中美日内瓦会谈达成"双向减税"协议:美方将关税从145%降至30%(含20%芬太尼关税+10%对等关税),并暂停24%关税90天;中方同步取消91%反制关税 。这一成果超出市场预期(此前普遍预测降至50-60%),直接缓解全球供应链压力,科技、新能源车等出口导向型板块受益显著,如苹果产业链、特斯拉中国工厂成本下降 。
政策发布时机的精准性消息于A股收盘后(15:00)由商务部发布 ,既兑现市场预期又避免盘中过度波动,体现政策层引导市场理性消化的意图。港股及A50期货作为"政策晴雨表"率先反应:恒生科技指数单日飙涨5.16%,A50期货夜盘续涨1.2% ,形成内外市场联动效应。
今天是2025年5月13日(周二),A股市场在关税谈判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背景下表现平淡,主要原因可从以下多维度分析:
一、资金结构失衡与流动性制约
1. 维稳措施锁仓效应
前期国家队通过大额买入ETF(如中央汇金两日净买入超千亿元)稳定市场,导致场内筹码集中但场外资金不足。尽管今日沪深京三市成交额突破5000亿元,但较历史峰值(如1.8万亿)仍有差距,增量资金未形成持续性流入,制约整体涨幅。
2. 主力资金博弈分化
尽管早盘主力资金净流入182.7亿元,但午盘后军工、消费电子等板块出现资金大幅流出(航天航空单板块净流出25.32亿元),反映机构借利好调仓兑现利润。同时,北向资金虽小幅净流入50亿元,但未形成规模性合力。
二、市场预期与政策利好的错配
1. 关税利好提前消化
中美关税协议的核心内容(如美方取消91%关税)在15:00收盘后发布,部分资金已通过港股和A50期货提前反应(恒生科技指数当日涨5.16%)。A股开盘高开后,短期博弈资金获利了结,导致日内涨幅收窄。
2. 政策协同效应不足
尽管货币宽松(降准0.5%释放1.2万亿)和金融改革(银行资产证券化试点)持续加码,但市场对经济复苏力度(如4月进口仅增0.8%)和产业政策(如战略矿产出口管制)的落地效果仍存疑虑,抑制风险偏好。
三、板块分化与主线轮动压力
1. 军工独强与其余板块疲软
军工板块虽受章盟主8亿资金加仓中航成飞提振,全天上涨3.5%并贡献21只涨停股,但其他板块如消费电子、机器人仅局部活跃,未能形成共振。农林牧渔、创新药等防御性板块下跌拖累指数。
2. 估值修复与业绩验证的博弈
当前市场处于财报季后的“真空期”,一季度企业利润疲软(如半导体板块业绩分化)压制估值修复空间。尽管政策预期升温,但二季度盈利数据(如科技巨头净利增速)仍需时间验证。
四、外部风险与情绪扰动
1.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
中美在科技(如半导体国家安全审查)、供应链等领域的博弈尚未完全缓和,市场对后续谈判(如保留的10%关税涉及领域)保持警惕。
2. 全球资本配置再平衡
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临近,叠加美股科技股调整压力,外资对A股的配置趋于谨慎(北向资金近期波动加大),削弱了关税利好的边际刺激效应。
五、技术面与市场节奏的共振
1. 关键压力位受阻
上证指数今日最高触及3425点,接近3350-3450点强压力区间,部分技术派资金选择观望。创业板指虽涨2.63%,但市盈率仍达60.58倍,高估值制约进一步上行动力。
2. 节后情绪修复的滞后性
五一假期后市场交投尚未完全恢复(日均成交1.2-1.3万亿),叠加财报冲击后的调仓周期,资金更倾向结构性布局而非全面进攻。
结语
今日A股的平淡表现本质上是“政策利好释放”与“基本面承压+资金博弈”的角力结果。短期需关注明后两日量能是否持续放大(理想状态为1.5万亿以上)及军工主线的持续性,中期则取决于二季度经济数据与政策协同力度。投资者可优先关注低估值高股息(如电力、银行)和产业确定性强的细分赛道(如军工信息化、固态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