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讯】7月30日,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发布《2025年度重点产业研发计划(第一批)项目申请指南》,重点支持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与仪器、商业航天、具身智能与端边智能、超高清视频、网络与通信、光载信息、合成生物、新材料、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项目。资助项目总数不超过309个,单个项目资助强度最高不超过3000万元。
据了解,深圳市组织实施2025年度深圳市重点产业研发计划,采取“揭榜挂帅”方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予以支持,提升深圳市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符合条件的申请单位可于8月29日前登录深圳市科技业务管理系统在线填报。
项目的牵头单位要求是在深圳市(含深汕特别合作区)内依法注册,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除申报商业航天、具身智能与端边智能、合成生物、光载信息、可持续发展专项外,企业作为牵头单位申报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与仪器、超高清视频、网络与通信、新材料、新能源专项的,要求是有效期内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或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或者2024年度研发费用超过5000万元或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超过3000万元,或是经国家、省、市工信部门认定的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或是深圳市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入库企业,或是经深圳市科技部门认定为“深圳市引进重点创新型企业”的单位,或者是海内外高水平新引进团队依托的申报企业(注册时间在2020年6月30日后)。
此外,企业作为牵头单位的,还要求其2024年度或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或研发费用)不低于申请资助金额的2倍。深圳市引进重点创新型企业、海内外高水平新引进团队依托的申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则不受此限制。
深圳还鼓励产学研用单位组成创新联合体开展科技创新。深圳市内外(含港澳)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均可作为合作单位参与项目。
同步发布的2025年度重点产业研发计划(第一批)课题指南涵盖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与仪器等领域的多个项目。
其中,“面向工业场景的‘一脑多态’人形机器人研发”项目的资助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主要研发内容包括面向工业场景的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人形机器人智能协同控制技术、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模型技术等。该课题还设置了明确的考核指标,要求实现销售收入不少于2000万元,申请专利不少于10件,并设置了具体的技术指标和实施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