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创达(300496)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报告显示公司营收和利润均实现显著增长,智能物联网业务表现尤为突出。
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核心财务表现:营收与利润高速增长
2025年上半年,中科创达实现了显著的业绩增长:
营业收入:32.99亿元,同比增长37.44%。
归母净利润:1.58亿元,同比增长51.84%。
扣非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54.44%。
分析要点:
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速:这表明公司在规模扩张的同时,盈利能力也在增强,可能得益于高毛利率业务占比提升、运营效率改善或成本控制得当。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67亿元,同比下降7.46%。虽然现金流仍为正值,但与利润增速出现背离,需关注应收账款、存货等营运资金占用的变化情况。
二、分业务线分析:智能物联网(AIoT)成为最大亮点
业务结构的变化清晰地反映了公司的战略重心和增长引擎:
业务线
营业收入(亿元)
同比增长
亮点与解读
智能软件 | 8.41 | +10.52% | 传统优势业务,保持稳定增长。与手机、消费电子行业复苏相关,为基本盘提供支撑。 |
智能汽车 | 11.89 | +7.85% | 增速放缓但仍为营收最大来源。正处从“软件定义汽车”向“AI定义汽车”的战略升级期,新产品(如滴水OS)处于市场拓展阶段。 |
智能物联网 | 12.70 | +136.14% | 爆炸式增长,已成为公司第二大且增速最快的业务。 机器人、AI眼镜、视频会议系统等多品类硬件产品迎来收获期,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 |
结论:公司已从过去依靠智能软件和智能汽车“双轮驱动”,成功转型为 “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且AIoT业务正成为新的、最强的增长极。
三、分区域分析:全球化战略成效卓著,海外市场迅猛扩张
中国区:收入17.42亿元,同比增长12.96%。保持稳健增长。
海外市场(欧美、日等):收入15.58亿元,同比暴涨81.41%。
分析要点:
收入结构趋于平衡:海外收入占比已高达47%,公司已成为一家真正的全球化企业。
全球化战略的成功:海外增速远超国内,表明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具备强大的国际竞争力,成功抓住了全球AI和智能硬件的发展浪潮。在全球16个国家设立研发中心,实现了“本地化服务+全球研发资源整合”的良性循环。
四、核心竞争力与战略布局:锚定“操作系统+端侧智能”
报告详细阐述了公司围绕“端侧智能”的战略卡位和产品落地情况,这是其高增长的核心原因:
智能汽车领域:发布滴水OS 1.0 Evo,推动整车操作系统进入AI原生时代,实现舱驾融合,旨在成为汽车智能化的“核心中枢”。
端侧智能平台:
AI机器人:AMR和无人叉车产品在多行业的世界500强企业中获得批量应用,并成功出海至东南亚、中东等地。
AIoT硬件:
AI眼镜:推出TurboX AI眼镜,凭借“双芯分布式架构”在功耗和轻薄化上实现突破。
视频会议系统:推出BlinkII MINI参考设计,缩短客户认证时间,抢占AI视频会议市场。
AI手机:与芯片厂商深度合作,推动生成式AI模型在手机端侧的部署和优化。
商业模式:“IP授权 + 服务/解决方案 + 软硬一体产品”模式成熟。报告期内的爆发式增长主要来源于软硬一体产品的销售(AIoT业务),同时IP授权和技术服务模式提供了稳定的现金流和利润。
五、未来展望与风险提示
未来机遇:
公司明确将继续坚持端侧智能核心战略,深耕AI定义汽车和AI终端,并将全球化市场开拓作为重点。
AI技术浪潮仍在持续,公司在操作系统与AI融合方面具备先发优势,有望持续受益。
潜在风险:
技术迭代风险:AI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需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以保持领先。
市场竞争加剧:智能汽车、机器人、AI硬件等赛道吸引了大量巨头和初创公司入局,竞争日趋激烈。
地缘政治风险:海外收入占比近半,国际贸易政策、技术出口管制等变化可能对业务造成影响。
现金流管理:营收高速增长时,需密切关注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效率,防止现金流恶化。
六、投资价值综合评估
优势:
牢牢卡位“操作系统+端侧AI”黄金赛道,战略前瞻且清晰。
业务结构多元且健康,三大业务线协同发展,抗风险能力强。
全球化布局成功,海外市场成为强劲增长引擎。
从纯软件成功延伸至“软硬一体”,打开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和估值天花板。
关注点:
智能汽车业务增速短期放缓,需观察新一代AI原生操作系统(滴水OS)的商业化落地速度和市场接受度。
估值水平需与业绩增速匹配,投资者需关注其高增长能否持续。
总体而言,中科创达2025年半年报表现优异,远超市场预期。其强劲的业绩增长验证了“端侧智能”战略的正确性和卓越的执行力。公司已从一家操作系统技术公司成功转型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终端平台型公司,未来成长空间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