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成飞(SZ302132)$ 截至2025年9月26日,中航成飞(原中航电测,股票代码302132)通过重组整合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飞集团)后,已形成以航空装备整机制造为核心、军民融合智能测控为特色的业务架构。以下是具体业务板块及实施主体:
一、航空装备整机及部附件研制生产(核心主业)
实施公司: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飞集团,全资子公司)
- 军机领域:
- 隐身战机:我国唯一的歼-20隐身战斗机研制生产基地,承担全军四代机主力机型的量产任务 ;
- 三代机/外贸机型:歼-10系列(含歼-10CE外贸版)、枭龙战斗机的唯一供应商,覆盖国内空防及国际军贸市场 ;
- 无人机:翼龙系列察打一体无人机的研发生产主体,2025年新增自贡无人机产业基地,年产能达200架;
- 教练机:山鹰系列高级教练机、FTC-2000G多用途飞机的研制生产。
- 军贸与维修:
- 航空工业长飞(全资子公司)负责三四代战机大修、战场抢修及军贸装备维护,形成“产备修”一体化能力。
二、民机零部件配套(战略性业务)
实施公司:
- 成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参股33.41%):
- 国内唯一的大飞机机头专业化研制基地,承担C919、ARJ21、AG600等机型的机头设计与生产,累计交付民机转包产品超1万架 ;
- 国际合作方面,为波音787方向舵等8个项目提供全球唯一供应商服务。
- 其他子公司协同:汉中一零一航空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全资)等提供航空仪表、机电系统配套。
三、军民融合智能测控业务(原中航电测核心业务)
实施公司:
- 中航电测仪器(西安)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 传感器技术:
- 军工级产品:电阻应变计、智能传感器等,应用于航空装备测试(如歼-20飞行数据采集)、火箭发动机试验等;
- 机器人领域延伸:六维力传感器(精度0.1N级,适配优必选Walker X机型)、关节扭矩传感器(抗串扰≤±0.1%FS)等,2025年已进入优必选、宇树科技等头部机器人企业供应链,相关收入预计突破2亿元;
- 工业测控系统:为航空制造、高铁、新能源等领域提供智能测试解决方案,如大飞机部件疲劳测试系统。
- 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
- 智能交通:机动车检测设备(如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线)、驾驶人智能培训系统、车管信息化平台等,市场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 ;
- 新兴业务:拓展新能源汽车检测、特种车辆及工程机械检测等领域,2024年相关收入占比提升至12.59% 。
- 上海耀华称重系统有限公司(控股59.81%):
- 全球领先的称重传感器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应用于港口、物流、建筑等领域,部分技术迁移至航空货物运输监测。
四、技术协同与新兴布局
- 军工技术民用化:
- 成飞集团的航空级材料工艺(如复合材料、高精度加工)赋能传感器生产,使关节模组良率提升至90%以上;
- 原中航电测的测控技术反哺航空装备,例如为歼-20提供飞控系统动态测试服务。
- 机器人与智能制造:
- 中航电测西安公司依托“西安交大-中航电测机器人研究中心”,开发焊接机器人、特种作业机器人,相关技术已应用于航空结构件自动化生产;
- 2025年新增“人形机器人”概念,六维力传感器等产品被列为特斯拉Optimus Gen2潜在供应商。
五、财务与战略定位
- 规模跃升:重组后总资产从39.75亿元增至1256.34亿元,2025年预计营收超800亿元,成飞集团贡献超95%收入 ;
- 战略重心:聚焦航空主业,传感器业务作为“第二增长曲线”,2025年目标收入占比提升至5%以上;
- 政策支持:被列为航空工业集团“科改示范企业”标杆,未来或承接更多资产注入(如新型号战斗机、C929部件订单)。
综上,中航成飞通过“军工整机+民机配套+智能测控”的三维业务架构,正从传统航空制造企业向“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双轮驱动的科技集团转型。
来自于Ai